心得分享

脾系統

脾系統
脾是後天之本,中醫的「脾」是個抽象功能符號,一般指廣義的「脾系統」,它涵蓋現代醫學的胰臟、肝臟、胃、大小腸的部份或全部機能,大抵與營養的消化、吸收、轉化、及輸佈有關。
「脾虛」指脾的功能低下,也就是脾系統無法調節、調度適當的水分、消化液、氧氣、及能量以供人體的消化、吸收過程所用,其結果就是食物消化、吸收不良,表現在症狀上,就是軟便、水瀉、便秘、脹氣、或腹痛,久則消瘦、倦怠乏力,而所吸收的營養也會停滯、難以輸佈到全身細胞。
「脾溼」則是「脾虛」的進一步惡化,就是「濕」之中的「日」與「灬」等陽氣都不太足,只剩冷冷的水分留在「土」中,在脾虛的症狀之外,還可見到一些「寒象」,如不欲食、噁心、大便稀爛帶有不消化物、手足冰冷、身體腫重、浮腫、白帶等等。
脾氣旺盛,水穀運化正常;脾氣弱,吸收營養不足,缺乏與癌抗爭的力量。因此,癌症病人常有面黃、腹脹、食慾小、腹水等症狀。
脾虛則體內營養補給不足,體力自然變差,免疫力也↓↓;脾虛也易引起肝火,這是因虛致火,即所謂的「虛火」,肝火↑是肝加速運作、提出庫存養料燃燒,也就是補足脾虛的這部份,讓你的生理還能勉強維持運作;太勞累、晚睡也會引起肝火↑。腸脹氣是腸道機能及蠕動差、異常發酵,也是脾虛的症狀之一。
脾虛生熱證候:面色萎黃,神疲倦怠,目之上下眼胞腫脹,舌淡苔黃膩,脈細數無力,煩渴不能多飲,皮屑增多,言語無力,小便短赤,耳鳴遺精。因脾虛所至內濕停滯,久而生熱,無養氣血,水濕不化,陰虛陽盛。治則:健脾益氣、養氣血為主,輔以清虛熱,滋腎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