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得分享

6、根據子午流注理論選擇功法

6、根據子午流注理論選擇功法:
《黃帝內經》子午流注理論,是將一天24小時劃分為12個時辰,對應十二地支,與人體十二臟腑的氣血運行結合,可根據病變臟腑的主時,在相應時辰裡加強練功。
「足少陽膽經」子時(23點至1點),子時天地磁場最強,膽經引導人體隔氣下降入腎(補充腎水),如果常熬夜,膽火上逆的病難免,肝腎也會合併發病,許多神經系統的疾病,膽經大都脫離不了關係。
  「足厥陰肝經」丑時(1點至3點),肝腎一家,要保肝腎,重營養、充分休息,晚上最好十一點睡著為佳,肝主血臟,人體休息時才能使血流回流滋養肝。
  「手太陰肺經」寅時(3點至5點),肺經流注最旺此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系,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,如氣喘、肺氣腫患者常在此時因氣沖病灶而發生咳嗽或呼及因難。
  「手陽明大腸經」卯時(5點至7點),有人天亮即習慣性拉肚子,稱為「天明瀉」,這是命門火衰造成大腸經不能提升而致腹瀉,需補腎陽。
  「足陽明胃經」辰時(7點至9點),胃腑主熱量消化,負責一天體力供給,胃氣的盛衰決定是否紅顏與長壽,常灸足三里穴,是健胃最佳法門。
  「足太陰脾經」已時(9點至11點),脾屬土,主運化水穀,需靠高熱量來運化水濕,最佳保脾之道,一是熱食,二是節制,常人吃七分飽。
  「手少陰心經」午時(11點至13點),心屬火,子、午時均為能量最強的時刻,在陰陽交換的時候,宜稍作靜養,此時保養心經則事半功倍。
  「手太陽小腸經」未時(13點至15點),未時,陽氣開始下降,陰氣開始上升,是保養小腸經的最佳時間。此時經常循經按揉,可使二便通調,氣機舒暢。
  「足太陽膀胱經」申時(15點至17點),腎主水,所以熬夜、房事過多及女性生產都易消耗水的能量,腎水不足無法收藏陽熱,補充腎水才是治根之道。
  「足少陰腎經」酉時(17點至19點),腎精可充養牙齒、頭髮及皮膚,使之晶瑩柔潤,腎臟強者才能長壽,腎陰、腎陽的保健則是養生最主要的課題。
  「手厥陰心包經」戌時(19點至21點),人體橫隔膜以上的虛熱症,心包經可主瀉、胸悉、噁心想吐,可壓中指或內關穴消除焦熱。
  「手少陽三焦經」亥時(21點至23點),心包經主血,三焦經主氣,為人體血氣運行的要道,上肢的痺症以及人體水道不利的水腫病,都是三焦經主治的病,耳聾、耳鳴及多汗症需運用此經。